液槽层流罩: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
2013-09-21 10:29:06 上一篇[返回首页] [打印] [返回上页] 下一篇
文件/资料 |
存 放 地 点 |
检查结果 |
臭氧消毒操作规程 |
|
|
进出十万级、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 |
|
|
洁净区沉降菌检测规程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检查人: |
检查日期: |
|
复核人: |
复核日期: |
4.2液槽层流罩臭氧消毒器安装确认,见表1
4.3液槽层流罩试验方法
4.3.1根据臭氧消毒的效率和《消毒技术规范》的标准决定臭氧消毒的浓度(C);对空气中浮游菌,臭氧消毒浓度为(2~4)×10-6g;对物体表面的沉降菌,为(10~15)×10-6g(臭氧消毒浓度参考卫生部1991年12月领布的《消毒技术规范》,臭氧的半自然半衰期(S)参比状态下为20min左右,1小时的衰退率约为62.25%。
①液槽层流罩臭氧发生量的计算:W=19.63×V/1-0.6225(mg/h)(V为消毒空间体积m3);
②消毒空间体积的计算:V=循环系统点风量×0.944%。
结合①、②根据臭氧发生器的生产能力,计算臭氧发生器的最低开机时间(参考:每腔气灭菌,一般可开机1~1.5h;每周以臭氧代替化学试剂熏蒸对物体表面、墙壁、地面及设备灭菌,一般可开机2~2.5h)。
4.3.2液槽层流罩开启净化空调机组和臭氧发生器60分钟后,分别在百级层流罩、万级、十万级洁净间远离送风口处,摆放培养皿,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枯草杆菌(TESPER-G)试纸,每张试纸上枯草杆菌数量为1×106个,每个培养皿中放2张试纸,1张做无菌试验,一张做含菌数试验。每个房间至少放两个培养皿。
4.3.3 消毒效果确认
质量部门取样培养。判断标准:试纸内枯草杆菌数量小于1×103个为合格。
4.3.4液槽层流罩开启净化空调机组和臭氧发生器60分钟后,分别在百级层流罩、万级及十万级洁净间远离送风口处,摆放培养皿,打开平皿盖同时关闭空调的新风阀,30分钟后取出培养皿。记录于表1。
4.3.5可接受标准
洁净级别 |
标准 |
十万级 |
ㄑ10个 |
万级 |
ㄑ3个 |
百级 |
ㄑ1个 |
5.再验证周期
验证工作小组负责根据臭氧发生器的安装确认、运行情况拟订再验证周期报
验证领导小组审批。
6.验证结果与评定
验证小组负责根据验证情况,作出评定,写出验证报告。
7.验证进度安排
车间于200年 月 日至200 年 月 日进行验证。
8.附表:
表1:臭氧消毒器安装确认记录
表2:粉针剂车间臭氧消毒效果结果记录。
表3:再验证周期
表1
液槽层流罩臭氧发生器安装条件检查确认表
设备编号 |
|
设备名称 |
|
|||||
型 号 |
|
系 列 号 |
|
|||||
安装条件及要求 |
检查结果 |
|||||||
电压(V)要求 |
220V |
|
||||||
电流(A)要求 |
2A |
|
||||||
臭氧流量范围(L/min) |
0~5 |
|
||||||
安装管道材质 |
304 |
|
||||||
管道焊接情况 |
应无泄漏 |
|
||||||
安装环境要求 |
温度4℃~35℃ 相对湿度30~85% |
|
||||||
评价 |
|
|||||||
确认 |
使用部门: |
工程部: |
验证小组: |
|||||
表2
液槽层流罩粉针剂车间臭氧消毒效果记录
测试日期 |
年 月 日 |
测试时间 间 |
分钟 |
标准规定 |
|
测试车间 |
|
洁净间名称 |
检 验 结 果 |
结 论 |
|
|
|
|
|
结果评价:
查人: 复核人: 日期: |